nchu-hesp-logo-2023_outlinenchu-hesp-logo-2023_outlinenchu-hesp-logo-2023-mobile_outline-2nchu-hesp-logo-2023-mobile_outline-2
  • 首頁
  • 最新消息
    • 重要公告
      • 第二期 (112-116年)
      • 第一期 (107-111年)
    • 相關新聞
  • 計畫簡介
    • 教學創新精進
    • 善盡社會責任
    • 產學合作連結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國際重點領域
  • 業務執掌
  • 人員及聯絡
  • 亮點成果
    • 第二期 (112-116年)
    • 第一期 (107-111年)
  • 活動花絮
    • 相關照片
    • 相關影片
  • 法規表格
    • 法規章則
      • 校內法規
      • 校外法規
    • 表格文件
    • 單位文件
  • 相關連結
  • 成果報告附件專區
    • 第二期 (112-116年)
      • 附件專區112-113
        • 1.教學創新精進
        • 2.善盡社會責任
        • 3.產學合作連結
        • 4.提升高教公共性
        • 5.專章-國際化行政支持系統
        • 6.國際重點領域
    • 第一期 (107-111年)
      • 111年
        •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 發展學校特色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善盡社會責任
        • 國際重點領域
      • 110年
        •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 發展學校特色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善盡社會責任
        • 國際重點領域
      • 109年
        •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 發展學校特色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善盡社會責任
        • 國際重點領域
      • 108年
        •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 發展學校特色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善盡社會責任
        • 國際重點領域
      • 107年
        •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 發展學校特色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善盡社會責任
        • 國際重點領域
✕

中興大學踏查清流 盼重現部落產業風華

  • 首頁
  • (一)亮點成果 善盡社會責任
  • 中興大學踏查清流 盼重現部落產業風華
Published by chcpipi at 2019 年 10 月 18 日

創生,從日本引進的概念,用意是為了重新活化在地鄉鎮,發展在地特色來活絡當地的產業。中興大學電資學院電機工程學系賴慶明副教授的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項目贊助興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辦理9月28至29日兩天在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的創生工作坊,讓興大20多位師生透過部落巡禮、文面及服飾體驗、射箭及狩獵陷阱安置、原民飲食品嚐、織布學習、原民古謠樂舞歡唱等方式,體驗賽德克族清流部落的自然與歷史人文風采。

活動以與在地部落一起找尋永續經營之道爲目標,以原民技藝課程結合産業發展爲途徑,邀請興大行銷系吳志文老師、中教大數位內容科技學系吳育龍老師擔任講師進行部落生態旅遊規劃、如何利用AI技術翻轉餘生紀念館導覽,一起為部落原鄉產業做更多激盪以及想像。

此次活動地點—清流部落,又稱川中島,由霧社事件遺族所組成的聚落,當年族人被日本政府從原居地遷移到今天的位置,部落現今以種稻及蔬果為主,並在最近幾年推動部落深度觀光,讓旅客可以深度了解賽德克族的文化及清流部落的歷史,對部落能有更多的印象,也讓這裡的人文風采、工藝傳承能被更多人所看見。

賽德克族歷史及莫那·魯道家族介紹
觀看電影《賽德克·巴萊》片段,瞭解賽德克族和莫那·魯道家族的故事。早年,莫那·魯道曾經到過日本,參觀過兵工廠、軍校、軍隊等,對日本軍隊的强盛留下深刻印象,深知日軍的武裝實力絕非原住民所能企及。因此對於日本官吏的嚴苛時常忍耐,也只能要求族人儘量配合日本政府的施政。但當地日本官吏長期壓迫原住民,對各部落採行嚴酷的理蕃政策,禁止其文面,並失去「血祭祖靈」的傳統,引發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人引發了霧社事件,遭到日軍鎮壓,抗敵纏鬥、浴血抵抗、寧死不屈。

一日賽德克族人「變身」
賽德克群相信,唯有文面才能走過「彩虹橋」,才能回到祖靈地。男人需成爲保家衛族的勇士,婦女需學會織布,並經過耆老六年的觀察,才能接受「文面」的成年禮。20多名師生均穿戴上賽德克族傳統服飾及頭飾,體驗賽德克族的文面傳統,化身成爲賽德克族人,更深切地體驗當地傳統文化。

「餘生紀念館」導覽
賽德克原住民後裔爲感念族人英勇事迹及悲壯的歷史而興建了「餘生紀念館」,用以紀念霧社事件的始末,陳列霧社事件相關的史蹟文物,記錄霧社事件血淚史,感嘆其幸而餘生。館中展示了抗日遺族被迫遷居至川中島(清流部落)後的生活歷史文獻史料和重要文物,經由導覽員深入淺出的介紹,讓師生更清楚瞭解霧社事件發生之後,剩餘的賽德克族人他們的處境和生活。

狩獵文化體驗
狩獵文化普遍存在台灣原住民傳統,是文化實踐的重要基礎,狩得的獵物也是族人的重要食物來源。此行,學生們聽獵人講授傳統狩獵相關知識和狩獵技巧,體驗狩獵射箭,跟著獵人學習傳統製作陷阱等,實地參與原住民傳統文化。

民族特色織布展演
賽德克族擁有細膩而精美的織布工藝,會不會編織,對於賽德克婦女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女生不會織布的話,就不能文面,也不能夠嫁人,因此女生在十幾歲時就要開始學習織布,從基礎到能夠織出複雜的圖紋,藉此提高自己的身價,也因此造就了這族群出色的織布手藝。來到清流部落當然不能錯過賽德克族特色編織,部落的耆老們分批爲大家介紹傳統苧麻織布的各個步驟和現代織布技藝,隨後帶領大家體驗DIY幸運手織帶,親手織出屬於自己的織布作品。

部落古謠樂舞歡唱
賽德克族重要的傳統文化除了編織、祭典、文面之外,在傳統音樂「uyas kmeki」(祭典舞蹈歌)和舞蹈上有「一人領唱,衆人跟唱;一人領舞,衆人齊舞」的形式,如此一前一後地交疊著,形成一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複音式歌唱特質。在族人的領唱與大家層層相叠的接唱形式中,在族人熱情沸騰的集體歌舞之中,大家很快融入在地的古謠教唱、部落歌舞中,與原住民一起下場同樂,近距離感受賽德克族的生命力。第一天的行程在歡歌笑語聲中落幕,一行人入住部落當地特色民宿。

部落生態旅遊規劃工作坊
此工作坊邀請興大行銷系吳志文老師擔任講師,針對部落生態旅遊規劃給予觀念的建立以及發想的方向。教導學生從盤點問題開始做起,進行分析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並針對影響問題之因素探討、調查主題的確定、擬出問題分析架構與模式、問題所需的資訊、市場外部和內部環境分析進行說明。最後請學生就教學內容帶來的啟發以及第一天的部落體驗製作旅遊規劃書並上台分享。

餘生紀念館的翻轉工作坊
此工作坊特別邀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吳育龍老師擔任講師,帶領學生認識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MR(混合實境),並以360度環景拍攝清流部落入口處,提供學生簡易VR眼鏡進行體驗。進一步講解其導覽的應用,其中包括虛擬博物館、國美館、昆蟲戰鬥卡的呈現等。另老師還有製作時空旅人導覽APP,將故事與旅遊結合,透過虛實混和的方式,讓玩家身歷其境地跟著遊戲一起旅行。今日最後的產出即為請學生就在部落所看到有興趣之作品或圖片進行說明並以AR作展現。

參與活動師生在餘生紀念館前留影

製作部落旅遊規劃書

與賽德克族人一同歌舞

資料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更多相關資訊https://www2.nchu.edu.tw/news-detail/id/47082

瀏覽數: 842
分享此文:

搜尋

✕

最新消息

  • 【轉知公告】國立嘉義大學 2025 年 4 月 25 日
  • 【轉知公告】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2025 年 4 月 18 日
  • 【轉知公告】嘉藥學校財團法人嘉南藥理大學 2025 年 3 月 5 日
  • 【轉知公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2025 年 2 月 25 日
  • 【轉知公告】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2025 年 2 月 11 日
  • 【轉知公告】馬偕學校財團法人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2025 年 2 月 11 日
  • 【轉知公告】嶺東科技大學 2025 年 1 月 24 日
  • 【轉知公告】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2025 年 1 月 13 日

計畫導覽

  • 計畫簡介
  • 業務職掌
  • 亮點成果
  • 法規表格
  • 活動花絮

常用連結

  • 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網站
  • 107年成果報告附件專區
  • 108年成果報告附件專區
  • 109年成果報告附件專區
  • 110年成果報告附件專區
  • 111年成果報告附件專區
  • 112-113年成果報告附件專區

 

  • 前瞻植物與食糧尖端生技研究中心
  • 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
  • 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
  • 前瞻永續負碳資源創意研究中心
地址:40227 臺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行政大樓4樓) 電話:04-2284-0351#802 傳真:04-2285-2787 E-mail: research@nchu.edu.tw
Copyright © 中興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聲明 | 保護智慧財產權 | 網站意見回饋